用真情书写生态答卷 ——记行走在雨水中的河长们
用真情书写生态答卷——记行走在雨水中的河长们
2018年5月29日 9:59:4 来源:今日浦江 作者:郑家祥
五月里,汛期间。持续的大雨,在“五水共治”成果的交融中不再咆哮狂泄,而变得温柔多姿,把浦江够艳的色彩衬托得越发美丽。溪水流经村庄,处处成了不舍,处处成了风景。
雨季里,流淌着美丽的溪水还是那么清澈吗?享受着幸福的村民还是那么惬意吗?这几天,各级河长来了,塘长、库长、沟渠长都来了,他们冒雨行走在乡间野外,用真情去书写浦江人民出题的生态答卷。
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细雨纷飞中,县委书记施振强以河长的身份,沿着浦阳江一路巡访。“浦阳江生态廊道全线长30公里,已不只是享誉全国的翠湖、金狮湖、通济湖和同乐栈桥,三江口、湖山桥、蓝园、治水公园、前吴、民生、高塘、通济湿地一直到袅溪、塘坡、高塘,处处让你惊艳,村村让你难忘。”
在生机盎然的浦阳江生态廊道间,翠湖、金狮湖和同乐栈道如明珠镶嵌,享誉内外。施振强用手机随手拍下生态廊道中不为所知的美丽新景。“浦阳江水变清了,水面上又见飞翔的白鹭了!”曾经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浦江如今成为全域美丽的大花园。当百姓对家乡环境交口称赞时,施振强感触颇深。在他看来,浦江美丽乡村的建设,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乡村污水治理为突破口,深入推进“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秩序的理念。
有大雨的时候就有河长的身影,有不放心的地方就有干部的脚印。这是“五水共治”长效管理的常态,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共识。他们说,大雨是检验“五水共治”成果的最好平台,雨水的冲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现水面上有没有漂浮物,平时难以发现、积淀在低洼处的污水就可以溯源而知,安装好的截污管道有没有破损,有没有人乘雨直排污水……
5月27日,白马镇两级河长开展巡查,各村迅速行动,分组落实责任,明确职责,做到巡查无死角,对沟渠、河道、山塘、生态洗衣房等全面巡查,企业、餐饮、污水处理终端积极参与,并第一时间对所发现的问题整治到位,对履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进行监督问责。
黄宅镇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讲话的重要精神为契机,结合汛期工作,组织河长及全体党员干部在全镇范围内全面开展水体巡查活动,对辖区内所有的池塘、水沟、水渠进行拉网式的排查,确保汛期安全、水体生态。
大畈乡组织各级力量,进村入户,溯溪巡查,不留死角,发现一处整治一处,及时清理雨水冲刷造成的水上漂浮垃圾物,并提升原有“五水共治”成果,在池塘里放置睡莲等净化植物。
中余乡开展地毯式排查,党员干部不间断巡查,抢抓有利时机,“发现一处、整治一处、清查一处”,各河长沿着中余溪、罗源溪、雅湖溪巡查,各塘长对本村池塘、水沟加强保洁,全乡整治黑臭水沟8处。
檀溪镇以“让广大群众能喝得上放心的水、用得上干净的水,在家边小河畅快地游泳”为治水目标,动员各方力量为自己的安身居家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子孙后代守护好一江碧水。
作为浦阳江源头的花桥乡用实际行动守护一方山水,结合消灭蚊蝇孳生源活动,通过多角度、全方位、广覆盖开展宣传,营造“全民参与治水,共建秀美花桥”的浓厚氛围,调动群众对花桥乡水环境治理的参与和监督的积极性。动员党员、干部、村民、志愿者一起巡查每一处河道、山塘水库和沟、渠等小微水体,组织保洁员尽心守护每一处池塘,每一条溪流,真正做到“一江清水送下游”。
岩头镇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他们以河长为领头,动员一切力量下沉到村,开展地毯式排查,发现问题立即上报,交办整改。成立专项督查组,通过“上报一处,整改一处,清查一处”,督查销号,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淅淅沥沥的梅雨将持续不断,“五水共治”的脚步仍在前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