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浦江财会退税

 找回密码
 领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望浦江六十年] 平一农业机械化高歌猛进写华章 [复制链接]

Rank: 9

注册时间
2007-10-27
帖子
10853
UID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26 14:59: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平一农业机械化高歌猛进写华章 今日浦江  发布:2009-8-26 9:18:49  来自:今日浦江  浏览: 22 次
伟大祖国新事多,机器帮人来干活;社员一声命令下,机声隆隆唱欢歌。
耕田耙地栽新秧,割稻脱粒又推磨;实现农业机械化,粮棉增产跨大步。
这段顺口溜,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展农业机械化时的即兴之作。其实,在那个年代,我县的农业机械化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特别是平一大队(现平一村)基本实现水稻插秧机械化,在植保、排灌、收割、脱粒、运输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1970年7月,在湖南省株州召开的全国水稻插秧机现场会上,平一大队被授予全国水田插秧机械化先进单位,会上提出了“省省有武鸣、县县有州萍、社社有平一”的口号。
昨日,记者查阅了有关我县六七十年代农业机械化的史料,并采访了原农机局局长倪德章等人,重温了那段“自力更生办农业机械化”的历史。
我县的农业机械化工作起步较早。1959年11月7日,中共浦江县委从各部门和单位抽调了13名干部和技术人员,在大许生产队(今大许村)开展机电化试点,当时确定了水轮机综合加工、机动打稻机、自来水站建筑、玉米脱粒机等八项改革任务,经过21天的努力,除自来水站建筑未完成外,其余七项改革任务均试制成功并投入生产。
1966年春,由浙江省水利电力厅厅长张振芳等省领导组成的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团到我县开展社教活动,确定大溪公社文溪大队为农业机械化试点。通过试点,扩大到平安公社平一大队、平湖公社洪山大队等大队,利用五个重点大队达到平原、丘陵、山区推广农业机械化的目的。
当时的平一大队,有11个生产队,384户1632人,集体耕地1285亩。虽然每人平均不到一亩土地,但在那个大搞农业生产的年代,劳力显得十分紧张,往往是顾了抢季节,就顾不上精耕细作,特别是一到夏收夏种时表现得更为明显:42头耕牛要花半个多月才能把1200多亩土地翻耕完,社员们起早摸黑,劳动强度很大,晚稻插秧常常是到立秋后10天还关不了“秧门”,导致产量直接受到影响。
激起全大队社员发展农业机械的决心来自于两个对比。1962年,平一大队晚稻遇到干旱,大队从县里借来一台30匹马力柴油机,从1公里路外抽水抗旱,只花了几个劳力,就使500多亩晚稻获得了丰收;1966年双抢期间,第六生产队到立秋后6天,还有不少田来不及翻耕,在这节骨眼上,县农垦场来了一台中型拖拉机,不到两个小时就翻耕了8亩多。这个对比使全体社员清楚的看到了农业机械化的优越性。
1966年开始,平一大队运用人力手扶插秧机插种,开始发展农业机械。1966年冬,上级分配给平一大队一台“丰收—27”型拖拉机。这台机器要12000元钱,而当时大队库存现金还不到2000元。怎么办?社员宋士寅当场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100元钱投资给集体,宋士寅的模范行动给了大家很大的教育和鼓舞。有的青年自动推迟婚期,把准备结婚用的钱借给集体;60多岁的大妈吴雪钗把卖鸡蛋攒下来的15元钱也借给大队。群策群力下,大家凑足了购买第一台拖拉机的钱。
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原来的土地条件已不适应机械化的要求。当时平一大队的土地分布在两个畈、五条垄上,大大小小有2700多块,中间还有一条1300多米长的弯弯曲曲的小河横贯南北。全体社员大干了五个冬春,移坟填沟,平掉小塘120多口,斩弯取直了旧小溪,平整了土地900多亩,修筑了机耕路13华里,新建了7条长达6800多米的灌溉小渠,架设了田头电线6000多米。
1969年6月,平一大队又引进了浙江东风—2型机动插秧机进行试验,结果机插的早稻比手插的早稻多收了52斤,机插的晚稻比手插的晚稻多收了27斤。1969年全大队机插面积达到765亩,基本上实现了水稻插秧机械化,在植保、排灌、收割、脱粒、运输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为了使平一大队的经验得到推广,县委先后在平安、大溪等7个公社、32个大队进行试验并推广。1974年春,县委在平一大队召开了3000多人的生产队长以上干部大会,推广使用插秧机。1975年全县增加插秧机2500台,达到5700余台,平均26亩水田拥有一台;早稻机插面积达到81600亩,占早稻总面积的54.%;晚稻机插面积达到68700亩,占晚稻总面积的62%。从根本上改变了“弯腰弓背手种田”的面貌。
1975年上半年,国家农牧渔业部电影制片厂到平一大队拍摄了“稻田养萍”的机械化插秧部分场面,在全国放映推广。下半年,上海科技教育电影制片厂到我县拍摄了“机器插秧好”的彩色新闻记录片。
1975年10月15日,县农机局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农业机械化先进单位代表,参加了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经验介绍。1976年,全县插秧机数达到6910台。同年11月,农机部在我县召开南方十六省、市、区插秧机推广工作调查交流会议。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的农业机械化再度得到推广与普及,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统计表明,2008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2.62万千瓦,农业机械总量达到0.8万台件,全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实现了耕作与水稻收获机械化,水稻机插与油菜机收取得突破性进展,设施农业、农产品保鲜技术应用方兴未艾,农村运输、排灌、脱粒、植保、农副产品加工等主要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黄黎明)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浦江会计群新浪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领证

Archiver|浦江财会出口退税     

GMT+8, 2024-6-1 20:35 , Processed in 0.05974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