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浦江财会退税

 找回密码
 领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浦江风采] 用自己的行动改变山村孩子的未来 [复制链接]

Rank: 9

注册时间
2007-10-27
帖子
10856
UID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12 14:43: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用自己的行动改变山村孩子的未来

——记檀溪中小教师陈杏川


2012年9月12日 8:34:16  来源: 今日浦江

  在我县西部山区檀溪中小,有一位平凡的山村小学教师陈杏川,他躬耕一隅、桃李满门,执教山乡37年无怨无悔,默默奉献把爱撒向山村孩子。
  把“小学校”当成“大家庭”
  陈杏川出生于檀溪镇殿下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刚刚年满20岁的陈杏川,师范毕业后在殿下村小学担任教师。在5间破旧的土墙房子里,他开始了从教生涯。当时的殿下村小学有96名学生,5个年级班,2名老师。陈杏川算殿下村小学负责人,一个老师教一、三、五年级的课程,另一个老师就教二、四年级的课程,每个学期两个老师交换一次班级,当时的全部课程是语文、数学、美术、写字、体育、劳动6门课。陈杏川发誓,要用自己的行动改变山村孩子的未来。
  1989年至今,陈杏川在檀溪镇中心小学任教,十几年来他主动承担六年级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一晃37年过去了,陈杏川已从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变成了成熟稳重的中年人。春去秋来,他说:“我把小学校当成大家庭,看着学生们学到知识去更高的学府学习,就像看到自己的子女即将长大成为有用人才,我感到很幸福。”
  把“后进生”当成“后劲生”
  对待学生,陈杏川倾注了满腔的心血。把“后进生”当成“后劲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他对每一堂课决不敷衍了事,让每堂课充满趣味,使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增长知识。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在学习、纪律等方面比较落后的“后进生”,陈杏川对这样的学生,总是给予特别的关注,坚持“只鼓励,不指责;只帮助,不埋怨”的原则,努力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的错误,及时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心理倾向和错误行为。他自始至终都牢牢把握这样一条原则——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把爱撒向每一名学生。陈杏川所教班级语文成绩每学期名列全镇前茅,所教学生在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市、县级大奖。
  把“教育事业”当成“生命事业”
  陈杏川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正像他说过的一句话“要把‘教育事业’当成‘生命事业’才能教好书”,不论春夏秋冬,不论刮风下雨,都把课堂放在第一位。他对待自己的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经常吃在学校、住在学校,在老师和学生们当中口碑很好,是当地干部群众公认的好老师。殿下村的陈炎青同学,三岁时父亲过世,母亲再嫁。全家人的生活仅靠爷爷一个人干农活维持。为了帮助孩子完成学业,陈杏川每学期将自己省吃俭用多出的钱资助他,并同希望工程办公室联系,帮助孩子完成学业。还有一次,天降大雪,公交车不通,班上的陈亚萍父母没来接,因为山区积雪很深,无法使用交通工具,陈杏川步行把她送回家,让家人颇为感动。
  把荣誉当成“强劲的动力”
  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陈杏川无论是教学还是教研,无论是纪律还是成绩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赞誉及上级领导的肯定,先后获得浙江省人民教育基金会第十八届“春蚕奖”称号、县德育先进工作者、县优秀辅导员、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陈杏川表示,他要把各种荣誉当成“强劲的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勤奋工作,开拓进取,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他始终保持着一腔热诚一腔爱,眷恋山区这片土地,更眷恋山区的孩子。陈杏川庆幸自己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将无怨无悔地耕耘在这片土地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诠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作者: 陈有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浦江会计群新浪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领证

Archiver|浦江财会出口退税     

GMT+8, 2024-6-16 18:50 , Processed in 0.06140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