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展翅欲飞千万里
2016年12月23日 9:30:36 来源:今日浦江作者:王磊 今年前三季度,全县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443.89万人次,同比增长144.30%;旅游收入达58.26亿元,同比增长97.96%。这一切都源于我县近年来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一个“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美丽”的新农村逐渐成型,成功打造了美丽茜溪风景线、水墨前吴山水线等5条美丽乡村精品线,涌现了前吴民生、虞宅新光、白马嵩溪等一批美丽乡村“金名片”。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缩影。2012年1月中国共产党浦江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全县39万人民在县委、县政府带领下,向着建设“浙中新城”,打造“魅力浦江”,为全面建成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方向砥砺前行。
五年来,我县积极创业创新,着力攻坚破难,全面完成了县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谱写了浦江科学发展的新篇章。过去的五年,是产业实现集聚提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五年;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的五年;是“四个全面”不断深化、发展活力明显提高的五年;是民生事业长足进步、幸福指数明显攀升的五年;是基层基础得到夯实、党的建设明显加强的五年。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县围绕“促转型、调结构、稳增长”总体要求,以振兴实体经济为重点,务实创新、扎实工作,为建设现代化的浦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6.57亿元。到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抓改革促转型,治环境促美丽,重统筹促协调,惠民生促和谐,为十三五开局打下坚实的基础,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96.57亿元。
2013年5月6日,在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下,我县在全省率先拉开浦阳江水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的序幕,打响五水共治发令枪,先后关停两万多家污染加工户,拆除2.28万处600多万平方米违建,彻底消灭462条“牛奶河”、577条“垃圾河”、25条“黑臭河”,浦阳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水,壶源江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水。水晶整治取得全面胜利,四个现代化水晶集聚园区全部建成投用,438家水晶企业全部入园并开工生产,水晶时尚小镇顺利推进,中捷水晶产业合作园正式授牌,今年1~9月,浦江水晶产业实现产值68.5亿元,同比增长11.8%,水晶产业真正实现了凤凰涅槃。在郑宅镇的万洋小微企业创业园(东部挂锁集聚区)项目顺利施工,创业园ABC三区块正实施投资4亿元的厂房建设工程,到今年底可完成30万平方米的建筑。
每到“双十一”,我县的电子网商园里一片紧张忙碌的景象,每家网商都创下销售新高。电商主体由2013年的2000余家增加到如今的8100家,今年1~9月份跨境小包业务量突破1800万件,同比增长48.31%,累计实现国内零售额53.3亿元,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
在“智慧农业”引领下,现代农业势头强劲,从2012年的农业总产值81342万元到2015年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94832万元。全县设施葡萄面积猛增至5.2万亩,成为全省最大的设施葡萄基地之一,香榧种植面积突破3.8万亩,香榧基地成为全国典范,林地股份合作社数量列全国首位。
过去五年,我县在项目招商上陆续引进项目重点发力,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光电、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招商引资成绩喜人,成功引进中国华信(世界500强企业)和上海阜兴集团,设立总规模达13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今年1~9月,全县共引进内资项目35个,累计到位内资32.97亿元,与上年同期累计到位内资28.93亿元相比,增长了13.96%,完成全年引进内资40亿元目标的82.42%。1~9月,全县浙商回归省外到位资金20.35亿元,同比增长68.74%,其中:产业项目累计到位资金15.82亿元,同比增长62.92%;资本回归项目到位资金4.53亿元,同比增长92.77%。
在这五年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我县得到生动实践,已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省旅游发展十佳县。县青年创客联盟落户虞宅乡新光村,30多家创意商家在廿玖间里创业,节假日期间,平均每天到新光村旅游的游客超1万人次。除此之外,我县在茜溪旅游精品线上的马岭脚村成功引进杭州餐饮大鳄外婆家投资开发高端民宿项目,利民村10多家农家乐蓬勃发展,索粉面、豆腐皮等农家产品被争相购买,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前吴乡依托通济桥水库自然风景资源,在水墨前吴旅游精品线上陆续增开30多家民宿,该乡通过项目招商引资将在前吴村整体建设规模达100间的民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