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浦江财会退税

 找回密码
 领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浦江风采] 高龙文:欲觅小锣书传人 [复制链接]

Rank: 9

注册时间
2007-10-27
帖子
10849
UID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1 09:37: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高龙文:欲觅小锣书传人

pujiang.com.cn  发布:2008-12-1 8:58:59  来自:今日浦江  浏览: 22 次
  现在的市民,对梨膏糖的概念,就是从药店买回来的那种瓶装的,糊状的,味道苦中带点甜的东西。而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浙江一带,梨膏糖的买卖,是依靠走街串巷,一边敲一面小锣,一面卖他们的梨膏糖。梨膏糖呈四方形、透明状,有白糖梨膏糖、红糖梨膏糖之分,当时只要看到卖梨膏糖的人,小孩大人都会争先恐后跑过来看,看什么呢?就是看卖梨膏糖独有的唱甜头(行话)——小锣书,那是一道“甜甜的”风景线。每片梨膏糖大概要2角钱,对于当时的家庭来说买梨膏糖算是一种奢侈。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走街串巷兜售的那种梨膏糖已经逐步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对于出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人来说梨膏糖仅仅成了一种甜蜜的回忆,现在做梨膏糖的师傅也是少之又少。不过,在仙华街道马墅村,还有一个人还保留着做梨膏糖的手艺。11月10日,记者见到了58岁的高龙文师傅,与其他老年人比起来,高师傅显得特别精神,梳着一头长发,讲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时不时的冒出几句“OK”。
  据他介绍,旧时候的梨膏糖是用梨、药、白糖、红糖等煎好后,结成片状,食后能止咳、化痰、祛虫,且服用后即刻见效。成分主要有:桔梗、槟榔、使君子、卜荷、苏叶、桔红、川贝、鲜梨、冰糖、白糖等。做法就是用鲜梨10斤(去核),切块用水煮一小时后,再加冰糖数斤,然后放入研细的药末,边搅边煎,煎至可浇糖,将糖浇入早已准备好的四方木板架内,几十分钟后即可把小木板拨开。
  谈起卖梨膏糖,高师傅轻轻叹了一口气,好像要把回忆从脑海中慢慢调出。他说,我是1950年出生的,当时为了生计,十来岁的我,只能出门去学手艺,而卖梨膏糖便成了我填饱肚子的手艺。可是当时卖梨膏糖并不是只要会卖就可以了,俗话说“三分卖糖,七分卖唱”。这个唱就是小锣书,现在四五十岁左右的人可能知道,小锣书是伴随着卖梨膏糖而产生的。于是,他于1972年到杭州萧山一个姓萧的老艺人那里拜师学艺,可拜师傅也需要送礼啊,当时高龙文一个黄毛小子根本没钱送礼,于是他就在老艺人家里帮其干农活,一干就是一年。高龙文在学习的同时,还时不时和当地的一些唱小锣书艺人进行交流,来提高自己的唱功。
  1994年,他拜别了师傅,取艺名为“高一笑”,自己带着装有梨膏糖的箱子,开始卖梨膏糖。做梨膏糖的取材很容易,糖就在当地买,而用的药材就到药店去抓。就是这样,他开始了唱小锣书、卖梨膏糖的江湖生活,先后去了绍兴、萧山、新昌一带。在新昌的那段日子里,高龙文非常喜欢新昌的越剧,除了卖梨膏糖,就喜欢在路边听别人唱越剧,然后慢慢学习,新昌的越剧给他的小锣书加入了新的元素和内容。而当时唱小锣书要用当地的方言唱,所以每到一个地方,高龙文就开始学当地的方言,久而久之浙江省内的方言几乎没有他不会的。“当时我是流浪汉一个,走到哪算哪,加上年纪轻,对很多事物都非常的感兴趣,看到什么都学点。想想那个时候日子过得多充实啊。”高龙文谈到他的经历一下子兴奋起来。
  当谈到小锣书历史时,高龙文微微点了点头,娓娓说道,“我已经十几年没唱了。”小锣书在民国时以“说朝报”的形式说唱时事新闻和笑话故事,内容多讽喻社会的黑暗时弊,初叫“醒世谈笑”,后称“小热昏”。清末时期,小锣书流传入浦江,以风趣幽默的语言,说、演、逗、唱结合,穿插词、曲,讲究押韵、顺口、通俗易懂,曲目均自编自演,表演格式淳朴简练,滑稽可笑。当时为了临时卖梨膏糖,艺人们就在旁边支起里面装有梨膏糖的箱子,站在凳子上唱小锣书,伴奏乐器是一面直径为15厘米的小铜锣或三夹板,外加一块小手帕、纸扇、三块竹条等。表演时,艺人以敲锣来招揽客人,配之以喜、怒、哀、乐等表情,见群众聚集成群时,就开始兜售梨膏糖。艺人在表演时把相声、快板、越剧、京戏、南腔北调融于小锣书中,从而达到逗乐观众的特殊艺术效果。不过,高龙文的表演与众不同,这主要得益于他走南闯北的经验,他在小锣书中加入了婺剧、莲花落、东北二人转、咚巴拉、陕北民歌等一些民间曲调。
  之后,由于高龙文的小锣书唱得好,深得观众的喜爱。从1992年开始,高龙文就专心于小锣书的表演,“可以这么说,别人只要看到我上台,就开始不停的笑,等我表演到最精彩部分的时候,有些人都笑得捂肚子了。”那是小锣书最红火的时候,特别是有了“高一笑”以后,小锣书更是风靡我县城乡,简直可以用“小锣敲起,万人空巷”来形容,它伴随大家度过了无数个快乐的夜晚。然而到了新世纪,随着各种新的娱乐方式不断涌现,小锣书日渐萧条,城市里基本上看不到它的表演了。高龙文说:“记得我最后一次上台是1997年,事隔如今已11年没有唱过了,2005年的时候,我还编写过《王小二戒毒》的剧本,之后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发表,现在只要给我一个舞台,叫我唱个三小时都没问题。”
  由于小锣书的说唱需要唱的人有幽默细胞,有能够逗笑全场的本事,而且还必须自己创作戏段子,看到的,听到的,信手拈来,就能出口成趣,在台上还要能灵活应变,这些都加剧了小锣书传承的难度。现在想学小锣书的人很少,因为大多数人都“知难而退”,小锣书这门曲艺没有固定模式,主要靠幽默风趣吸引人,而幽默这东西并不是教教就会的。如今,在浦江说唱小锣书的只有高龙文一人。虽然对58岁的高龙文来说,他再唱20年没有问题,但是在他之后,浦江还有没有人能再唱小锣书,就很难说了。高龙文说,希望对小锣书有兴趣的人,多到他那里进行交流,希望能有人传承小锣书这门民间艺术。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领证

Archiver|浦江财会出口退税     

GMT+8, 2024-5-18 15:52 , Processed in 0.18021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