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浦江财会退税

 找回密码
 领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旧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照表 [复制链接]

Rank: 9

注册时间
2007-10-27
帖子
10856
UID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18 13:34: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新旧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照表
热点关注   2009-06-26 00:02   阅读277   评论0

字号:     

新旧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照表
新的实施细则旧的实施细则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令 第50号财法字[1993] 38号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细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制定本细 则。
第二条条例第一条所称货物,是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在内。第二条条例第一条所称货物,是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在内。
条例第一条所称加工,是指受托加工货物,即委托方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受托方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制造货物并收取加工费的业务。条例第一条所称加工,是指受托加工货物,即委托方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受托方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制造货物并收取加工费的业务。
条例第一条所称修理修配,是指受托对损伤和丧失功能的货物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原状和功能的业务。条例第一条所称修理修配,是指受托对损伤和丧失功能的货物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原状和功能的业务。
第三条条例第一条所称销售货物,是指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第三条条例第一条所称销售货物,是指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
条例第一条所称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称应税劳务) [td=1,1,325]条例第一条所称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是指有偿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本细则所称有偿,是指从购买方取得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本细则所称有偿、包括从购买方取得货币、货物或其他经济利益。
第四条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第四条单位或个体经营者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一)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td=1,1,325](一)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td]
(二)销售代销货物;(二)销售代销货物;
(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四)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td=1,1,325](四)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td]
(五)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五)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六)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td=1,1,325](六)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td]
(七)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七)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td=1,1,325](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td]
第五条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除本细则第六条的规定外 [td=1,3,32]第五条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征收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应税劳务,不征收增值税。
本条第一款所称非增值税应税劳务 [td=1,1,325]本条第一款所称非应税劳务,是指属于应缴营业税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税目征收范围的劳务。[/td]
本条第一款所称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包括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为主,并兼营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在内 [td=1,1,325]本条第一款所称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包括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为主,并兼营非应税劳务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在内。[/td]
第六条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货物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并根据其销售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不缴纳增值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货物的销售额:  
(一)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行为;
(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纳税人兼营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应分别核算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营业额;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第六条纳税人兼营非应税劳务的,应分别核算货物或应税劳务和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不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核算的,
第八条条例第一条所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简称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是指:第七条条例第一条所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简称境内)销售货物,是指所销售的货物的起运地或所在地在境内;条例第一条所称在境内销售应税劳务,是指所销售的应税劳务发生在境内。
(一)销售货物的起运地或者所在地在境内;
(二)提供的应税劳务发生在境内。
第九条条例第一条所称单位,是指企业 [td=1,2,32]第八条条例第一条所称单位,是指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其他企业和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td]
条例第一条所称个人,是指个体工商户 [td=1,1,325]条例第一条所称个人,是指个体经营者及其他个人。[/td]
第十条单位租赁或者承包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经营的 [td=1,1,32]第九条企业租赁或承包给他人经营的,以承租人或承包人为纳税人。[/td]
  第十条纳税人销售不同税率货物或应税劳务,并兼营应属一并征收增值税的非应税劳务的,其非应税劳务应从高适用税率。
第十一条小规模纳税人以外的纳税人(以下称一般纳税人)因销售货物退回或者折让而退还给购买方的增值税额,应从发生销售货物退回或者折让当期的销项税额中扣减;因购进货物退出或者折让而收回的增值税额,应从发生购进货物退出或者折让当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第十一条小规模纳税人以外纳税人(以下简称一般纳税人)因销货退回或折让而退还给购买方的增值税额,应从发生销货退回或折让当期的销项税额中扣减,因进货退出或折让而收回的增值税额,应从发生进货退出或折让当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发生销售货物退回或者折让、开票有误等情形,应按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未按规定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增值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扣减。
第十二条条例第六条第一款 [td=1,12,32]第十二条条例第六条所称价外费用,是指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但下列项目不包括在内:[/td]
 (一)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
(一)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二)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二)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代垫运输费用:(三)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代垫运费:
1.承运部门的运输费用发票开具给购买方的;1.承运部门的运费发票开具给购货方的;
2.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买方的。2.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货方的。
(三)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 
1.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2.收取时开具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
3.所收款项全额上缴财政。
(四)销售货物的同时代办保险等而向购买方收取的保险费,以及向购买方收取的代购买方缴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牌照费。
 凡价外费用,无论其会计制度如何核算,均应并入销售额计算应纳税额。
第十三条混合销售行为依照本细则第五条其销售额为货物的销售额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的合计 [td=1,1,32]第十三条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的非应税劳务,依照本细则第五条、第六条规定应当征收增值税的,其销售额分别为货物与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的合计,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与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的合计。[/td]
第十四条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第十四条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第十五条纳税人按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其销售额的人民币折合率可以选择销售额发生的当天或者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td=1,1,32]第十五条根据条例第六条的规定,纳税人按外汇结算销售额的,其销售额的人民币折合率可以选择销售额发生的当天或当月1日的国家外汇牌价(原则上为中间价)。纳税人应在事先确定采用何种折合率,确定后一年内不得变更。[/td]
第十六条纳税人有条例第七条所称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有本细则第四条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而无销售额者,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第十六条纳税人有条例第七条所称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有本细则第四条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而无销售额者,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一)按纳税人最近时期 [td=1,1,325](一)按纳税人当月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td]
(二)按其他纳税人 [td=1,1,325](二)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td]
(三)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三)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计消费税额。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计消费税额。
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销售自产货物的为实际生产成本,销售外购货物的为实际采购成   [td=1,1,325]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销售自产货物的为实际生产成本,销售外购货物的为实际采购成本。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td]
第十七条条例包括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在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按规定缴纳的烟叶税 [td=1,1,32]第十七条条例第八条第三款所称买价,包括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业产品支付给农业生产者的价款和按规定代收代缴的农业特产税。前款所称价款,是指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使用的收购凭证上注明的价款。[/td]
第十八条条例第八条第二款第(四)项所称运输费用金额,是指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包括铁路临管线及铁路专线运输费用)、建设基金,不包括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  
第十九条条例第九条所称增值税扣税凭证,是指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和农产品销售发票以及运输费用结算单据。  
第二十条混合销售行为依 [td=1,1,32]第十八条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的非应税劳务,依照本细则第五条、第六条的规定应当征收增值税的,该混合销售行为所涉及的非应税劳务和兼营的非应税劳务所用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符合条例第八条规定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td]
第二十一条条例第十条第(一)项所称购进货物,不包括既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不含免征增值税项目)也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以下简称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固定资产。第十九条条例第十条所称固定资产是指:
前款所称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一)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
 (二)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两年的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
第二十二条条例第十条第(一)项所称个人消费包括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  
第二十三条条例第十条第(一)项和本细则所称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不动产 [td=1,3,32]第二十条条例第十条所称非应税项目,是指提供非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和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td]
前款所称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会引起性质、形状改变的财产,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建筑物,
第二十四条条例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td=1,4,32]第二十一条条例第十条所称非正常损失,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损耗外的损失,包括:[/td]
(一)自然灾害损失;
(二)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窃、发生霉烂变质等损失;
(三)其他非正常损失。
第二十五条纳税人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第二十六条一般纳税人 [td=1,2,32]第二十三条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 当月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
第二十七条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发生条例第十条规定的情形的(免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劳务除外) [td=1,1,32]第二十二条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发生条例第十条第(二)至(六)项所列情况的,应将该项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无法准确确定该项进项税额的,按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扣减的进项税额。[/td]
第二十八条条例第十一条所称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为:第二十四条条例第十一条所称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规定如下:
(一)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50万元以下(含本数,下同)的 [td=1,1,325](一)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应税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的;[/td]
(二)除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二)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的。
本条第一款所称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是指纳税人的年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占年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
第二十九条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td=1,1,325]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个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视同小规模纳税人纳税。[/td]
第三十条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额不包括其应纳税额。第二十五条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额不包括其应纳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 [td=1,1,325]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td]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第三十一条小规模纳税人 [td=1,1,32]第二十六条小规模纳税人因销货退回或折让退还给购买方的销售额,应从发生销货退回或折让当期的销售额中扣减。[/td]
第三十二条条例是指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 [td=1,1,32]第二十七条条例第十四条所称会计核算健全,是指能按会计制度和税务机关的要求准确核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td]
  第二十八条个体经营者符合条例第十四条所定条件的,经国家税务总局直属分局批准,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第三十三条除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 [td=1,1,32]第二十九条小规模纳税人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再转为小规模纳税人。[/td]
第三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第三十条一般纳税人
(一)一般纳税人 [td=1,1,325](一)会计核算不健全,或者不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td]
(二)除本细则第二十九条规定外,纳税人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 [td=1,1,325](二)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但不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的。[/td]
第三十五条条例 [td=1,7,32]第三十一条条例第十六条所列部分免税项目的范围,限定如下:[/td]
(一)第一款第(一)项所称农业,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一)第一款第(一)项所称农业,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
农业生产者,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农业生产者,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
农产品具体范围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td=1,1,325]农业产品,是指初级农业产品,具体范围由国家税务总局直属分局确定。[/td]
(二)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古旧图书,是指向社会收购的古书和旧书。(二)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古旧图书,是指向社会收购的古书和旧书。
 (三)第一款第(八)项所称物品,是指游艇、摩托车、应征消费税的汽车以外的货物。
(三) [td=1,1,325]自己使用过的物品,是指
第三十六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适用免税规定的,可以放弃免税,依照条例的规定缴纳增值税。放弃免税后,36个月内不得再申请免税。  
第三十七条增值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限于个人。第三十二条条例第十八条所称增值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只限于个人。
增值税起征点的幅度规定如下:增值税起征点的幅度规定如下:
(一)销售货物的,为月销售额2000-5000元 [td=1,1,325](一)销售货物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600—2000元。[/td]
(二)销售应税劳务的,为月销售额1500-3000元 [td=1,1,325](二)销售应税劳务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200—800元。[/td]
(三)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150-200元 [td=1,1,325](三)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销售额50—80元。[/td]
前款所称销售额,是指本细则 [td=1,1,325]前款所称销售额,是指本细则第二十五条第一款所称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额。[/td]
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和国家税务局并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td=1,1,325]国家税务总局直属分局应在规定的幅度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地区适用的起征点,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td]
第三十八条条例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 [td=1,8,32]第三十三条条例第十九条第(一)项规定的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按销售结算方式的不同,具体为:[/td]
(一)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 [td=1,1,325](一)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的凭据,
(二)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二)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三)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无书面合同的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三)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四)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但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td=1,1,325](四)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td]
(五)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为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五)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销售的代销清单的当天;
(六)销售应税劳务,为提供劳务同时收讫销售款 [td=1,1,325](六)销售应税劳务,为提供劳务同时收讫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的凭据的当天。[/td]
(七)纳税人发生本细则第四条第(三)项至第(八)项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为货物移送的当天。(七)纳税人发生本细则第四条第(三)项至第八项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第三十九条条例第二十三条以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规定仅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其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  
  第三十四条境外的单位或个人在境内销售应税劳务而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其应纳税款以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没有代理的人,以购买者为扣缴义务人。
  第三十五条非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未向销售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
  第三十六条条例第二十条所称税务机关,是指国家税务总局及其所属征收机关。
   条例和本细则所称主管税务机关、征收机关、均指国家税务总局所属支局以上税务机关。
  第三十七条本细则所称“以上”、“以下”,均含本数或本级。
  第三十八条本细则由财政部解释,或者由国家税务总局解释。
第四十条本细则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浦江会计群新浪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领证

Archiver|浦江财会出口退税     

GMT+8, 2024-6-16 06:16 , Processed in 0.21361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