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浦江 首先要珍惜浦江先贤 施振强与文化界人士新年寻根传统文化 2017年1月4日 9:32:25 来源:今日浦江作者: 朱杰超 美景赏不尽,人文气象新。1月2日,县委书记施振强与我县文化界人士新年寻根传统文化。他指出,珍惜浦江,首先要珍惜浦江先贤。要充分挖掘名人文化内涵,寻找浦江先贤思想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点,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施振强与文化界人士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吴莱故居。吴莱,元代学者,字立夫,本名来凤。延祐间举进士不第,在礼部谋职,与礼官不合,退而归里,隐居松山,深研经史,宋濂曾从其学。在实地察看吴莱故居及吴莱山保护利用现状后,施振强深有感触地说,吴莱的思想学说对浦江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前吴乡和相关部门要充分挖掘吴莱文化内涵,做好名人故居同周遍环境的整体规划,让名人故居融入公众文化生活,让更多的人知道吴莱对浦江文化的贡献,让更多的人感受吴莱山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
翠竹青青,山路蜿蜒。施振强与文艺界人士边走边聊,谈古论今,纵论吴莱思想对后世影响及陈亮、朱熹、辛弃疾、吕祖谦等文化名人思想上的交流、碰撞。“吴莱主要的哲学思想、主要的道德理论是什么?吴莱在浦江地域文化中处于什么地位?吴莱对构成浦江人的文化机制有什么贡献?吴莱对浦江人性格特征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置身茂密竹林,施振强向文化界人士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他希望文化界人士接地气、见精神,不断拓展研究范围,让吴莱文化走出浦江、走向全省乃至全国。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杭坪’。”吴莱山至曹源村,绿竹青青,芦苇轻扬,风景如画。施振强与文化界人士一路畅谈山上浦江、文化发展。他希望文化界人士发挥优势,大力传承传统文化,为文化强县出谋献策,做出贡献。
施振强时刻牵挂偏远山区古建保护、居家养老工作。在实地察看前吴乡横坞口村四喜堂现状后,要求相关部门把像四喜堂这样的古建纳入第二轮百幢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程,守住古村落的“筋骨肉”。他还来到农户家中与老人们亲切交谈,要求所在乡镇、相关部门,因村制宜,做好偏远山区居家养老工作,让山区老年人也能够享受到党委政府提供的热菜热饭。
县委办、文化局、文联、新闻传媒中心、前吴乡、杭坪镇负责人参加“寻根之旅”。
|